每次上作文學的時候,老師都會叫我們從課本中的例句修改句子,
那些句子都是大陸那邊,針對作文方面做的研究集結成書的許多範例,
雖然文字相同,語言相同(普通話),但是口音與用字卻很大的差異。

上著上著,就上到了香港地區所用的書籍了。
原本的課上的好好的,沒什麼能夠引起我心跳的事情,
直到我看到這行句子。

"當汽車行走,引擎轉動便可帶動發電機的軸轉動而令電池充電。"

若是機械本科的學生看到了這行句子,除非是無緣觸摸內燃機或是沒改過車,否則多半一看就能明白這句話想表達什麼,
而且,要是仔細看,就能發現其中的謬誤。

引擎怎麼轉動?會說這句話的一定是外行人啦!
應該是"汽車行走時,汽缸壓縮,火星塞點火,汽缸內的爆炸力推動活塞使曲柄軸旋轉,軸上的線圈藉著旋轉讓發電機作用,使內藏的蓄電池充電。"
這樣才對吧!?轉動的是曲柄軸而不是引擎!引擎是絕對不可能轉動的。

可是文科的人看到了這段句子,不懂得這句話的癥結所在,只把問題著重在"的軸"上面,只想到刪減句子,卻沒想到句子並不是越短越好。
隔行如隔山,不怪他們,這種機具結構的細節根本不能用三言兩語帶過,一定要畫些圖才能讓人理解,然而,這就是機械的本業了。

看他們把句子改成這樣,害我在上課的時候差點ㄦ衝上台去講授內燃機。
真的要講,可以講太多東西了,一句話根本沒法ㄦ說完。
可我畢竟是忍住了。

跟他們講這些有什麼用?
這就如同我在機械的行伍中想隨便拉個人來聊點文學都很困難是一樣的道理。
我畢竟是忍住了。

其實我有點怨怒那個坐在我右側的女人,
我躲的好好的,擠身於這文人之林而不再想像孤單,
卻像被揪鬥似的扯到了台上,屈辱的寫下一行行身為機械人的証明。
我只想安安靜靜的在台下聽課而已啊!
不要在這種地方再讓我想起機械的事情了啦!
雖然我脫胎自機械,長生於機械,可是我卻不喜歡聯想到那些與工具們並列的冰冷,
若不是為了排遣寂寞,我來這旁聽做什麼?

下次上課,我會坐離妳遠一點。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bisiiamekaz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