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其實我可以不寫,可是為了面子,我還是寫了.
每每我跟我室友大鳴大放鼓吹台大有多麼有趣,
教授多有學問,助教多麼健談的時候,室友就問了.
[阿你到底學到些什麼?]
[痾,我也不知道.]
[那你還不好好把專題趕完,找死啊!?]
[喔,也對啦.]

這夜裡輾轉難眠,想到我聽了幾個禮拜的課,走在路上看到多少正妹流下多少讒涎的種種,總覺得好像得有所付出才行,不然叫室友看扁了我以後怎麼做人?
要叫我怎麼名正言順義正辭嚴的對他們說:
[我絕對不只是去台大看妹而已,我是來找同伴,是來求學問的!]

長夜難眠,激憤未已,所以我寫下這篇作業,好讓他們看看我來這幾個禮拜不只是來看妹而已!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我絕對不要被當作只是個來看妹的鄙人看待!

<以下才是作業,以上是抱怨>

文學與時代思潮之間的關係,是為互相影響、相輔相成﹔
或者是文學有其特殊價值,應獨立於時代氛圍之外?
請以五四時期為出發點,討論文化活動、學生運動以及文學發展之間,
是如何互相辨證、補充與影響.


文學發展必有其生死衰滅,而五四,是偶然恰巧的成為一個群眾意識的爆發點.
若不是那些五四文人在早些年前曾讀過些四書五經,又怎麼可能在這國族存亡之際有所襟懷,有所抱負?
若不是在五四的早些年,辛亥革命的成功,讓那些五四的文人們適逢其時的經歷了改朝換代,
讓那些文化更迭在他們心中造成了不小的震盪,尤其是在他們初生的的年歲,那些無可抹去的喪權辱國,歷歷在目,
那些刻骨銘心的民族傷働,在他們事後的文章中都有所披露,由蔣夢麟先生的《西潮》之中便可略知一二.

所以我認為,五四運動得以推動,必不是一朝一夕能夠造成的,而是從更早更遠的清末便開始慢慢萌芽,
直到一九一九年的五月四號,在封建政府的腐敗、西方思潮的傾軋、新舊文化的交逼之下,
那些在時代潮流中的人物們,競相奔走,鼓動民族意識的覺醒,才促成了五四運動,也就是所謂新文化運動的成功.

某位作家在他的書中曾經提到,那時代的學生們,人人口中都有種"主義",
而且,要是嘴裡不提些主義,別人就認為你沒主見,是個跟不上潮流的古董.
那個時代,百家爭鳴,全盤西化的結果就是雜蕪並續,
只要你說的有理,別人就認為你有學問,要是能夠駁倒人,士紳們就奉你為上賓,讓大家來聽講你的"主義".
事實上,那時代的人們是很容易就被煽動的,那是個過度崇洋鄙儒的時代,
一但有人揭竿起義,一呼百應,熱血澎湃的學生們便群聚在各大學校、各大街市上遊行抗議,好不熱鬧.
就在反儒、愛國的情操凝縮在一點的時候,爆發了五四運動,而胡適先生的白話文運動順著潮流,就在同一時刻展開了.

就中國文學的發展而言,要把文言文革命成白話文,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但我認為,白話文的發展與西方科學思想的流入有關.
就力學而言,F=MA,試問諸位,這該如何用文言文解釋?
「力量等於質量乘以加速度」
單就白話文而言,理解猶嫌吃力,就更別提如何用文言解釋這中國千年來未曾有過之怪物了.
然而,用簡單易懂的白話解釋這西方傳來之外物,就不需要再加以文字訓詁了.
所以在這個為了求新知而不顧一切的時代,自然而然的捨文言而就白話,而由此奠定了白話文能夠成功的一個基礎,
進而衍生到白話文學的發展與思潮,漸漸的成為一個時代的風氣,也間接的捨棄了文言的裹腳布,促成了當時自由奔放的文風.


請游老師評論的結果:

1.首先,這個題目已預設了「五四時期的文學發展」與當時「文化活動」、「學生運動」間是息息相關的。
2.你的文章是提出了你的心得,但我沒有看到比較具體的引證。例如你說白話文的發展與西方科學思想流入有關,但下文的例子,看起來像是一個順口扯到的推測,也許沾到邊,但沒有說服力。
3.由這個作業我們可以約略發現,在中文系要把這類問題回答好,得先唸相關的書和論文。講民初思潮和文學發展、五四運動和文學發展的文章,嘿嘿,多得很喔。

囧rz 
我寫完還得意的很呢,沒想到...被批的慘兮兮...
不過我就是討鞭才寄信去請益的~~
所以,無所謂了~~
我還得加把勁呢!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bisiiamekaz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